通过标准化活动 一标准化组织中的标准起草、会议协商、投票、批准发布
按照规定的程序一一标准化组织的规章制度中规定的标准制定程序
经协商一致制定 —通过协商,对实质问题没有持续反对意见:协商一致并不意味着全体同意
为各种活动或其结果 一标准的实施活动,标准化对橡:产品、过程、服务
提供规则、指南或特性, 一对实施过程,标准是规则或指南,对结果给出特性
供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文件 一形成规模化,
最终落脚点是文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注1:标准宜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
注2:规定的程序是指制定标准的机构颁布的标准制定程序
注3:诸如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等,由于它们可以公开获得以及必要时通过修正或修订保持与
最新技术水平同步,因此它们坡视为构成了公认的技术规则。其他层次上通过的标准(对不同级别标准的补充说明),诸如专业协(学)会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在地域上可影响几个国家。
1.标准产生的基础
标准不是人们凭主观意志去制定的,而是以科学技术研究的成果、先进的技术管理理论与方法、实践积累的经验为基础的。
并非所有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和鼓励创新的成果都可以标准化,它必须经过实验和实践的考验,具有可推广的价值,
才能被制定成为标准。
2.标准制定的对象
现实存在的或潜在的产品、过程和服务
3.标准制定的程序
标准文件不同于一般性文件,它从制定到发布有一套完整的工作程序和审批制度。
严格的程序和规范格式要求体现了标准文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保证了制定标准的质量。
4.标准制定的原则
标准制定的核心原则是协商一致一利益相关方多数达成一致而且没有强烈的反对意见。
标准是利益相关方协商一致的结果,反映的是共同利益和共同意愿,标准必须经过利益相关方协商一致,应使所有各方普遍接受,
注1标准化活动确立的条款,可形成标准化文件,包括标准和其他标准化文件。
例如,ISO/IEC的标准和标准化文件
国际标准(IS)
技术规范(TS)一一前期工作成果,为将来形成标准做准备
技术报告(TR)一与标准化相关的综合性技术报告
可公开获得规范(PAS)一市场急用,将来可能转化为标准(联盟标准转化)
国际研讨会协议(IWA)一国际研讨会形成的技术文件,将来可能转化为标准
注2 标准化的主要效益在于为了产品、过程或服务的预期目的改进它们的适用性,促进贸易、交流以及技术合作。
改进产品、过程或服务的适用性。
促进贸易、交流以及技术合作
|